手机版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帕站首页 专题讨论 帕金森病 放心医生 中医与帕 病友故事 留言交流 脑起搏器 专家解答
 
(第1页,共2条)
赵国华 :治疗帕金森病的“双刃剑”(内有关中西治帕的争议问题)  日期:2005-4-13 [回复1楼]

  治疗帕金森病的“双刃剑”(内有关中西治帕的争议问题)
  编者按: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老人为帕金森病所折磨时,不重视它简直就是漠视生命。而这种迄今为止尚无特效药的疾病也成为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鸿沟。美多芭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治疗帕金森的药物,它的效果显著吗?有什么缺点吗?在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的前夕,我们不妨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帕金森病像一个幽灵般纠缠着不少老年人。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在500万-700万左右,而且发病率呈增高趋势。这种麻烦的疾病不仅是卫生学问题,也涉及到社会学。目前,绝大多数临床医师和病患者都知道美多芭,它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最有效药物,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而它的两面性也在使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帕金森病被有效地遏制的同时,三大“杀机”却使人心神不宁,堪称是一把“双刃剑”。
  美多芭的“三宗罪”
  耐药性。帕金森病人服用美多芭有5年左右的“蜜月期”,这期间效果很好,旁人基本分辨不出患者和正常人。随着“蜜月”的结束,药物效果越来越差,除了加量外别无他法,于是药物用量越来越大,疗效却越来越差,毒副作用越来越明显,直至完全失效。这种耐药的机制可能是由于氧自由基的持续增高损伤了残留的多巴胺神经元。
  毒副作用。化学药品有毒副作用是肯定的,即使是“金标准”的美多芭也不能例外。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发现,除了药品说明书上标明的胃肠道反应、心血管方面的反应、神经精神方面等反应外,其“剂末现象”、“晨僵现象”、“波动现象”、“异动症”等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愈发严重。据资料报道,在美国约50%左右的帕金森病人存在这些并发症,中国目前约有15%-20%,目前国际上尚无解决这个问题的药物和方法。这是帕金森病治疗的一个瓶颈。
  加重进展。帕金森病的特点之一,就是进行性加重。现代医学认为,目前尚无阻止帕金森病进行性加重的药物和方法,美多芭只是能够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症状而已。美多芭的主要成分左旋多巴和单胺能神经元一起培养时能使神经元凋亡,在脑内脱羧形成多巴胺的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氧自由基,其中包括毒性巨大的羟自由基,对已经变性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造成一种新的损伤,从而加重帕金森病的进展。
  个体化治疗:用好这把剑美多芭这样那样的缺点令我们不满,当我们认识了这把“双刃剑”之后,如何科学地应用这把剑,正是临床医师和帕金森病患者应该谨慎考虑的问题。
  由于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加重的中枢神经变性疾病,自然病程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在这个漫长的患病过程中,每一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什么时间开始用美多芭,应该根据病情而定。笔者认为,帕金森病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应科学用药。
  早期症状比较轻,一般不影响生活、社交和工作。建议首选中医中药治疗,因为帕金森病的实质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程序化死亡,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证明了中药在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方面有显著效果,且耐药性较少。这与国外最近几年提倡的“应首先使用其他抗帕金森病药物以延缓左旋多巴的使用”是一致的。
  进入中期,症状逐渐加重,此时单纯的中医中药已嫌起效太慢,但选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制剂等针对性强的药物,毒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主张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不但能够减少美多芭用量,而且对西药有减毒增效作用。
  随着帕金森病病程的延长,晚期患者临床症状愈来愈重,而且耐药性及左旋多巴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会越来越明显,此时仅靠美多芭是不行了,应该是多途径综合治疗。如中医中药可以有效地改善许多非运动症状,为患者减少痛苦;一些西药控释剂可以延长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使患者适当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有效的心理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定势;温馨的家庭环境和科学的家庭护理能够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专家说,美多芭的应用技巧可以与洋地黄类相媲美。临床医师和帕金森病患者都应该遵循“细水长流,不求全效”的用药原则。建议起始量从小剂量开始,如美多芭<250>标准片从1/4片用起,每日2-3次,每周递增1/4片,以达到症状明显改善为目标。不过美多芭并不能治愈帕金森病,我们目前所能做的是正确地认识美多芭这柄“双刃剑”,缜密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掌握好时间、剂量、同其他药物的合理配伍,才是求得最大治疗效果和最小毒副作用的上佳途径。
   

凌嘉熙:赞同此观点!  邮箱:58650932@sohu.com  日期:2005-4-13 [回复2楼]

  赞同此观点!
  本文论述,有一定道理,我表示赞同!其实,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输1-2个字  (共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