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帕站首页 专题讨论 帕金森病 放心医生 中医与帕 病友故事 留言交流 脑起搏器 专家解答
 
第 1 2 3 4 页 (第3页,共37条)
光之殇:帕金森病患者需要知道的这些服药问题  邮箱:ds6364@163.com  IP:113.87.196.88  日期:2016-5-22 [回复21楼]

  帕金森病患者需要知道的这些服药问题
  帕金森病患者需要知道的这些服药问题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外科
  全网发布:2016-05-10 18:19 发表者: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外科田宏 202人已访问
  帕金森病患者须明白,得了帕金森病必须终身服药,所用药物,一般也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药效逐渐减退,不良反应日益出现。为了使患者服用的每一种药物,既能延长治疗有效时间,又能尽量避免出现或减轻不良反应,所以帕金森病患者服药需遵循以下原则:
  帕金森病的用药方案要综合考虑疾病所处的阶段、症状程度、患者的年龄、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患者对于药物的敏感等因素而制定。用药方案包括用哪种药物、服药次数、服药的剂量。
  随着疾病的进展和变化,治疗方案也应随之变化。
  服药次数主要决定于药物作用的时间。如果服药一次能管用6小时以上,一天可以服药两次。如果服药能管用4小时,一天服药则为三至四次。这样做为了保证患者的症状在一天内相对平稳的得到控制。
  服药的剂量,原则是“按需供给”。帕金森病是因为多巴胺合成减少而带来的一系列运动及非运动障碍。每个患者多巴胺的欠缺量是不一样的,所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补给多少,要根据患者疾病阶段、症状程度来判断多巴胺的欠缺量,看患者对于症状改善的需求来判断多巴胺的补给量。
  用药之后,效果并不明显,患者可否自己增加药量?自己擅自增加药量会有哪些不良后果?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较多,如何优化调整需要专业知识。患者自行调整用量可能增加风险,降低疗效,适得其反。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调整,应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药物不像以前那样管事了,以前服一次药能维持4小时,现在2个小时药就过劲了”。这时该怎么办?
  由于疾病进展,同样剂量的药物产生药效持续的时间缩短了。如不增加给药次数,或调整用药,在用药间隔就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加重,这种现象就叫做剂末现象。
  对付剂末现象的处理原则是调整治疗方案使药物的浓度稳定,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临床上主要通过抑制药物的降解来治疗,通常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此外,在服药的同时患者也应了解,要注意避免在每次吃药之前,进食过多的高蛋白食物,如牛奶、豆浆、鱼类和肉类,因为蛋白质在肠道内分解成氨基酸,妨碍药物的吸收,影响疗效。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应该适量适时间摄取。比如,药物起效后,可以喝牛奶和豆浆等。
  本文系田宏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光之殇:黑质。它的功能是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  邮箱:ds6364@163.com  IP:113.87.196.88  日期:2016-5-22 [回复22楼]

  黑质。它的功能是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
  谁更容易得帕金森病?能避免吗?
  全网发布:2016-04-27 13:47 发表者:张宇清 601人已访问
  要说明白这个事情,先得解释几个医学名词。
  首先是黑质,这是一团埋藏在大脑半球深部(像苹果核的位置)的神经细胞,因为颜色比周围脑组织偏深,所以叫黑质。它的功能是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是帮助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递质,它的作用之一是让人情绪高涨,感觉开心兴奋;另一个作用是控制肌肉活动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帕金森病是脑神经的病变,其中最主要的改变就是黑质细胞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脑内多巴胺含量减少,脑细胞发出的指令传导不畅,对肌肉活动的控制失调,从而出现手脚抖动、僵硬和行动迟缓。同时也会伴随有情绪低落,抑郁。
  那么正常人有多少黑质细胞呢?大约42.5万个,但是无论对谁,黑质细胞都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的, 到80岁时减少到20万个左右,而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质细胞数则<10万个。这可以看出为什么老年人的帕金森发病率高。< p="">
  除高龄以外,还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第一个帕金森病致病基因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PARK1)发现以来,目前知道至少有6个致病基因与家族性帕金森病相关。但帕金森病患者中仅5%有家族史,绝大部分还是散发的病例,并非遗传。
  研究还发现,一些吸毒者会出现典型的帕金森病症状,吸毒者吸食的合成海洛因中含有一种简称 MPTP 的神经毒性物质。该物质在脑内能选择性进入黑质,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后续研究也发现一些除草剂、杀虫剂的化学结构与MPTP相似。但在众多接触MPTP的吸毒者中仅少数发病,提示环境毒素的作用也不确实。
  所以目前共识是,帕金森病应该是年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我们每个个体来讲,患病的几率其实差不太多,即便是帕金森患者家属也不必过于紧张。应该做的是加强体育锻炼及脑力活动,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避免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锰,汞等。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诱发发病的药物;发现老人出现迟缓,手抖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时,应及时就诊, 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附录:全球有大约450万帕金森病患者,近一半在中国。中国目前已有220万的帕金森患者。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患有帕金森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大约有1.7%的人患有帕金森病,70岁以上患病率达3%-5%,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而且每年新发病例近十万人。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中国203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目前,帕金森患者正趋于年轻化,“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总人数的10%。 

光之殇:帕金森病患者就诊前必知的十二问 2016-05-04 王茂德   邮箱:ds6364@163.com  IP:113.87.196.88  日期:2016-5-22 [回复23楼]

  帕金森病患者就诊前必知的十二问 2016-05-04 王茂德
  诊前须知|帕金森病患者就诊前必知的十二问
  全网发布:2016-05-04 17:39 发表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王茂德 1303人已访问
  由于帕金森病常多发于老年人群,再患病初期,患者及家属常会将行动迟缓等症状归结于老年人身体的正常现象,所以导致帕金森病患者从症状出现到最终确诊需要几年时间,为了祝大家做好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早受益,现总结帕金森病患者在就诊前必知的十二个问题:
  1、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病吗?
  帕金森病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慢性病。据统计,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大概有1-2%患有帕金森病;由于人口基数非常大,所以患者总数还是比较多的,在200万人以上。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病,疾病的治疗、护理、家庭关爱都是非常长期的,因此这个病对患者和家属,乃至整个社会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2、手抖就是帕金森病吗?
  不准确,一个人发生手抖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说特别紧张,普通人也会手发抖。帕金森病的手抖很有特点,一般最开始是一侧手抖,在患者休息的时候是比较明显的,活动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减轻。
  帕金森病有三大主征:第一个是运动迟缓,比如写字慢、写字越来越小、切菜慢、表情动作少等等;另一个是肢体僵硬,比如关节僵硬,活动的时候有阻抗感,就像是活动不开的感觉;第三个就是静止性震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抖,一般出现了这三个症状,我们才考虑是帕金森病,单纯的手抖不一定是这种病。
  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合并一些非运动症状,比如说抑郁、睡眠障碍,或者嗅觉减退、疲劳、尿频、便秘,可以说症状多种多样,但这些不像前面的运动症状那么典型。
  3、帕金森病致死、致残吗?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病,一般不会造成急性致死,但会像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疾病一样缓慢进展。
  4、最常用的治疗帕金森病药物有哪些?
  最常用的是左旋多巴类制剂,还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还有使药物延长类的药物,等等。
  结合每个患者的情况,医生会选择最优化的治疗方案,也就是说,每个患者的用药不一定是相同的。
  5、是不是帕金森病已经确诊,就要开始吃药呢?
  帕金森病确诊后是否就要开始治疗,曾经存在一些争议。有的观点认为,长期吃药会有很多副作用,那么稍微等一等再吃,可以推迟这些副作用的发生;但现在普遍观点认为,如果一个患者的症状非常典型,可以确诊为帕金森病,那么这时候脑细胞的已经受到了一定的破坏,这时候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对于疾病长期的预后是有好处的,能够延长寿命。
  所以说,如果可以确诊,或者说是医生判断患者是帕金森病的可能性很大的时候,就要开始用药治疗,怎么用要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适当调整,不要太激进。
  6、帕金森病吃药的治疗目标是什么呢?起效越快越好吗?
  药物起效的快慢是有个体差异的,但还是循序渐进,缓慢起效比较好,起效过快说明药量过了。
  而帕金森病的治疗目标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患者对治疗效果要求高,要求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完全让别人看不出来;有些人就觉得能控制症状,正常生活就好。所以我们说,治疗的目标跟年龄很有关系,要上班的人要求效果更高一些,而退休的老年人要求就会低一些。
  7、帕金森病长期吃药会耐受吗,会不会药量越来越大?
  很多的慢性病长期吃药都有耐受性的问题,但效果下降,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疾病不断进展恶化造成药物效果下降。所以说剂量越吃越大,药物本身的成分耐受是一个次要原因,不是根本的因素。
  8、“剂末效应”、“开关现象”是帕金森病的专有名词,所有患者都会有这种症状吗?
  “剂末效应”是指长期用药后,药物的有效期缩短,到了下次服药之前,药物浓度下降的时候,就会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基本上服药4-5年之后,大多数患者多少都会出现这种问题。
  “开关现象”可以说是一种不可预测的剂末效应,药物有效的时候是“开”,患者感觉良好;药物浓度下降,就像电源被“关掉”一样,患者行动很困难。这种情况一般在疾病早期阶段很少,在晚期可能会出现一些,但比例并不多。
  如果患者长期用药量过多,可能出现异动症,手足不自主地摆动。但由于在我国药量比国外偏低,出现这种问题的概率会更小。
  9、帕金森病的手术是怎么做的呢?哪些帕金森病患者适合于手术治疗呢?
  
  可以通过这张图简要说明一下。手术将脑起搏器的主体放在胸部的皮肤下面,通过导线相连到脑部的电极进行刺激,通过电信号改善症状。这个手术现在很成熟,危险性是很小的。
  提到治疗的时机,首先要介绍一个概念叫“蜜月期”,如果在一个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期间,只用少量的药物就有很好的病情控制,那么这就叫治疗的蜜月期,没必要手术治疗。
  但如果说蜜月期过了,调药效果不明显并且出现了副作用,那么这就是手术治疗的好时机。也就是说,药物治疗对症状改善不充分,效果不明显,并且副作用比较多,就建议手术治疗。
  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即使蜜月期过了,也要坚持一段时间不行了再手术,其实这种想法不太正确。蜜月期已经过了就可以尽快做,等的太久了治疗效果并不好。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吃药、手术,这些治疗方式并不能保护脑细胞被帕金森病破坏,保护的效果其实不明显,治疗主要是用于改善前面所说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可以说,手术给了患者第二个蜜月期。
  10、手术后患者是否症状明显改善,能否自由行动呢?
  患者在手术后,症状一般是有明显的改善,当然也要看患者的病情进展的程度。如果患者手术延迟比较久,基础状态已经很差了,那么手术的效果也不会很好,会有改善,但做不到行动自如。
  手术运动迟缓、肢体僵硬等运动症状的改善效果比较明显,但对非运动症状(如抑郁、便秘等)效果不是很明确。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吗,如果患者的运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上升,那么心情也会有改善。
  11、帕金森病手术后还需要继续吃药吗?
  帕金森病患者手术后症状如果比较轻的话,可以不吃药;但很多的患者其实是等到症状比较重了才手术,那么手术后还是需要药物控制的,但是药量可以有明显的降低,能够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总的来说,要想让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不光要靠脑起搏器,也要靠药物,更需要家属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12、应该挂哪个科?怎么预约呢?
  挂专家的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中华帕金森关爱群”或者电话预约(我的好大夫个人网站首页电话)。看病时先由专科医师看诊,对于病症比较疑难的患者,就会转给上层的专家治疗。我的门诊时间是每周二上午,帕金森病专科门诊在每周一、三、五,在住院部20楼,西北帕金森关爱中心办公室。 

光之殇:服用帕金森药物不像以前那样管事了怎么办?  邮箱:ds6364@163.com  IP:113.87.196.88  日期:2016-5-22 [回复24楼]

  服用帕金森药物不像以前那样管事了怎么办?
  服用帕金森药物不像以前那样管事了怎么办?
  全网发布:2016-04-18 15:43 发表者:王茂德 1383人已访问
  有患者说,“药物不像以前那样管事了,以前服一次药能维持4小时,现在2个小时药就过劲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最常见的药物“剂末现象”,发生在两次服药之间(多在前一次服药后3.5小时),其特点是剂末恶化与帕金森病症状的再度出现,许多患 者还会出现关期异动症,如痛性足痉挛等。症状波动常见于左旋多巴治疗有效的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剂末现象”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早。
  这种情况应该增加药量或者用药次数吗?
  这种现象往往与左旋多巴剂量不足有关,是可以预知的,采用低蛋白饮食以及增加左旋多巴的用量,并分成多次小剂量应用,大多数病人可以避免。 如果原来服用的药物剂量不多,如美多巴在4粒以内,每次服用的药物在一粒以内,可以先增加药物剂量如半粒,可以改为四分之三;四分之三可以改为一粒。如果 已经服用一粒,或者加药后出现异动症,可以改为增加给药次数,剂量与原来相同。加用长半衰期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COMT抑制剂,或加用 MAO-B(咪多吡) 可改善症状,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药物的调整需要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自己擅自增加药量会有不良后果吗?
  自己擅自增加药量,如美多巴药物可能会出现异动症,或者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或者兴奋,夜间幻觉等精神系统的副作用。如金刚烷胺,可能会出现幻觉,肢体的网状青斑等,如安坦,可能会加重便秘。所以最好在帕金森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吗?能起到什么作用?要长期联合使用吗?
  出现剂末现象或者症状加重,可以联合用药。联合用药通常可以延长开期的时间,减少异动症的副作用。
  通常帕金森病患者如果已经应用3种或者以上的抗帕金森病药物,仍然有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症等药物并发症,患病五年以上,建议帕评估手术治疗,也就是脑深部电刺激手术,这就是目前国际上提倡的帕金森病早期治疗。 

光之殇: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是一回事吗?  邮箱:ds6364@163.com  IP:113.87.196.88  日期:2016-5-22 [回复25楼]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是一回事吗?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是一回事吗?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不完全是一回事。广义而言,帕金森综合征包括了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又称非典型帕金森病)、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以及遗传性相关疾病。狭义的帕金森综合征仅指后三种。在应用帕金森综合征概念时,一般多指狭义的概念。以下均使用狭义概念。
  ☆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有什么不同?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其实并不是1个病,但均有共同的症状,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及肌强直。而帕金森综合征出上述症状外,多较早出现其他一些症状和体征(体征是需要医生检查的,所以帕金森病患者应当面诊)。这些症状和体征包括:疾病早期出现的幻觉、痴呆、行走不稳踩棉花感(小脑性共济失调)、站立时头晕甚至黑蒙(直立性低血压)、性功能障碍、小便失禁、向后跌倒、眼球上下凝视受限(眼球向下看时受限因而下楼困难)、病理反射、失用症、复合感觉障碍、异己手(觉手不是自己的,不听自己指挥)等。
  
  ☆ 检查诊断时如何区分两种疾病?
  帕金森综合征其实并不是1种病,至少包含几十种疾病。常见的包括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路易体痴呆、皮质基底节变性等,属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还有脑血管病引起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脑炎、药物或中毒、外伤等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其他脑部疾病引起的如正常颅压脑积水等,属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另外还有遗传性相关的帕金森病。医师首诊诊断时要询问病史,排除各种继发性因素,要仔细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了解有无超出帕金森病之外的神经系统体征。如无上文所述的症状和体征,帕金森病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如出现上问所述的症状好体征,帕金森综合征应首先考虑。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做嗅觉检查(帕金森病多有嗅觉下降),黑质超声、及多巴胺转运蛋白的PET显像(主要与原发性震颤鉴别)及心脏BIMGPET显像(帕金森病多受损),有助于诊断。
  
  ☆ 二者都可以用多巴胺类药物治疗吗
  帕金森综合征特别是继发性的,应对病因进行治疗。对症治疗都可以使用多巴胺类药物。以左旋多巴类药物为首选。也可以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多巴胺激动剂由于可加重认知损害及幻觉等,一般不首选。
  
  ☆ 帕金森综合征是否治好原发病,震颤等症状就会消失?
  对于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如药物性所致,及时停药症状可能消失。正常颅压脑积水行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属变性疾病,不可能痊愈 

光之殇:回复10楼 匿名网友  邮箱:ds6364@163.com  IP:113.88.121.111  日期:2016-6-11 [回复26楼]

  回复10楼 匿名网友
  回复10楼 匿名网友:回复9楼 碧海
  
  帕金森氏症防治网 的一篇译文. 广大的病友首先要保持坚强的信念,还有坚持康复训练.
  
  帕金森病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在患病早期和中期,正确、适量的运动疗法,亦非常重要。斯宾赛-安德森(Spencer Anderson)自40多岁时患上帕金森病之后,通过持续不断的训练和低剂量的常用处方药物治疗,重新找回了失去多年的知觉。他说:“在被确诊患病12年后,如果我不说,没有人会知道我曾是个帕金森患者”。下面的内容由 Golden Pig 翻译自 Northjersey.com 的文章: In battling Parkinson’s disease, never look down (在与帕金森病的斗争中,决不低头) 。
  据报道,每个帕金森病人对于帕金森的发展与变化都有不同的经历。
  同样的,我也觉得每个人对于帕金森侵袭都有不同的反应,对于不同的反应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而不同的方法又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我非常庆幸自己得到了包括医生、朋友、家庭和帕金森实践者的帮助和支持。在我与帕金森的斗争中,我发现了我成功的秘诀。
  同样幸运动地是,我在得到帮助以前,就已经开始利用这个秘诀它的优势了。12年前,也就是我四十多岁的时候,我被确诊为帕金森患者。当时我把跑步当作我的治疗方法。因为我觉得如果我身体都倒下了的话,那我的病将会更严重。我花了很多时间去跑步,五年后,我感觉到疲惫,不得不把跑步换成了短途旅行。
  七年前,我拖着我七尺的身体真正地走进当地的基督教青年会。通过传统的锻炼和低剂量的常用处方药物治疗,我的身体有了一定的改善,我又重新可以参加跑步运动了,并且连续两年参加了一个5千米的跑步比赛。由于坚持锻炼,我的病情恶化速度放缓。虽然我知道帕金森病没有治愈,但是持续的微妙变化提醒我,病情正在好转。
  我得到了Ludmila Vucolova的帮助,她自愿申请研究生教育,进行跨学科的身心研究,身体机能的研究以及物理治疗和瑜珈教学经验的研究。Vucolova给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来抑制,甚至可以说扭转了疾病的恶化。集中式的一对一训练计划主要是通过调整不正确的惯性运动模式来恢复身体原始结构和功能。这些常见的模式包括不良的身体姿势和身体的摇摆,这些都是帕金森的典型症状。
  从我的病情来看,我的身体已经开始前倾,并且显示一侧弯曲。Vucolova告诉我怎样该通过改变重心来影响身体动作、怎样利用身体额外的能量来弥补身体缺陷以及错误的身体位置会给神经系统怎样影响。Vucolova’s的重点是通过扭转这些习惯模式来释放脊椎压力,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改善身体的协调性从而恢复身体的活力。
  Vucolova相信,持续不断的训练就是我重新找回了我失去多年的知觉的原因。她把这个生动地比喻为“从盒子的束缚中走出来”。她解释说到,这个方法就像是在身体和大脑之间逐渐开辟新的交流连接路径,来唤醒身体的每个部位。通过改善呼吸系统模式来增加肺活量,从而增加身体的能量。她告诉我如何在移动中稳定身体的不同部位、如何使下肢产生意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改变我身体的惯性模式。
  我也真正意识到这些作用是显著的,甚至可以说是难以置信的。我已经改变了我的神经系统和主要的运动区系统。在被确诊患病12年后,如果我不说,没有人会知道我曾是个帕金森患者。我在做最后一次检查的时候,我的主治医生说道:“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我肯定不会相信会有这样的奇迹。”诸如这些来自专业的或者是我身边的朋友和社会上给过我帮助的人的评论都会使我更加努力。
  在过去的10个月里,我的努力付出和坚定的信念使我在步态、柔韧、平衡和协调方面都有了彻底的改善。我的身体意识增强了,身体机能提高了,身体也逐渐变得可以控制了。由于我持续不断的努力,我的身体健康水平有所提高了,可以像年轻人、正常人一样运动了。我又找回了曾经属于我的那些运动方面的骄傲。
  我并没有增加我的药物剂量。我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乐观的,从我的脸上和身体上都洋溢着我的开心与幸福。我的演讲清晰而易懂。康复前后的照片和录象记载了我耐力的提高,并且展示了一个强壮而又健康的男性。他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决不低头,而是抬起他的头,眼光向前看,抓住一切提供给他的可利用的机会来战胜疾病。
  我一直在工作,并接受了一个严格的、日常的训练计划,并且还有时间通过自愿社会活动来回报社会。我也决不会向困难可挫折低头,我专注于我将要达到的彼岸,而不会在乎路途中会遇到多少阻碍。
  作者: Spencer Anderson,里奇伍德(Ridgewdood)人,里奇伍德(Ridgewood)海外基督教青年。
  注:原文已经被删除,我将保存的原始英文亦张贴如后:
  In battling Parkinson’s disease, never look down
  IT IS SAID that every person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has a different experience with how the disease manifests and progresses.
  I would also suggest that each individual has a different response to the onset of the disease,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the appearance of symptoms, and a different result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success. I have been fortunate to receive the help and support of many people, including physicians, friends, family and exercise practitioners. In my battle, I found what worked for me.
  I was also fortunate to have found help before I got past the point of being a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it. I was diagnosed just over 12 years ago, in my mid-40s. I fought back by adopting running as my key therapy, figuring that if I was going to fail physically, I would fail from a higher level. This bought me some time, but after five years I had to give up running because I started to trip when I became fatigued.
  Seven years ago, I literally shuffled my near- 7-foot frame into my local YMCA. Through traditional exercise and low dosages of commonly prescribed medication, I was able to make a well-publicized return to running, and have participated in a 5K race the past two years. As a result of regular exercise, the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was slowed. The disease was still there, however, and I knew there continued to be subtle changes reminding me that Parkinson’s was still progressing.
  I accepted the help of Ludmila Vucolova, who volunteered to apply he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mind-body studies, knowledge of body mechanics and experience in physical therapy and yoga instruction.
  Vucolova has given me the tools and education to equip me for the task of stopping — and even reversing — the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Intensive one-on-one sessions were focused on restoring structural alignment and functional ability by reversing the incorrect habitual patterns of movement that I had adopted. These common patterns include poor posture and postural sway, typical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In my case, my body had shifted forward and displayed a sideways curvature. Vucolova demonstrated how the shift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affects how the body moves, how the body uses extra energy to compensate and how incorrect body position contributes to the display of neurological symptoms. Vucolova’s focus was on reversing these habitual patterns, releasing compression of the spine, improving circulation, breathing and flexibility, and restoring energy.
  Vucolova credits the hours of hard work as what enabled me to restore sensory perception that was dormant for many years. She describes this as moving "out of the box." She explains this as each part of the body awakening and gradually building path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brain, paths that had not been used. She coordinated breathing patterns to increase lung capacity, resulting in increased strength. I was taught how to move, stabiliz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ody and how to be conscious of the ground under my feet. All of this was intended to reverse the habitual patterns my body had adopted.
  What I do realize is that the results have been notable — even incredible. I have reversed neurological and cardinal motor symptoms. Twelve years after the initial diagnosis, people do not know I have Parkinson’s unless I tell them. At my last medical exam, my neurologist said, "If I didn’t know, I couldn’t tell." Comments like that from professionals and people I work or socialize with help provide me with the motivation and drive to keep working.
  Hard work and determination over the last 10 months have allowed me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gait, balance, flexibility and coordination. I have developed better body awareness, improved body mechanics, and feel I am in control of my body instead of my body controlling me. As the result of continuous effort I have been able to aggressively improve my fitness level, exercising next to younger, fully able people. I move with an athletic grace that I had lost long ago.
  I have not increased dosages of medication. My approach to life is positive. I smile and show emotion in my face and body. My speech is clear and understandable. Photos and video of the "before and after" graphically document my increased stamina, and show a strong, apparently healthy male who has decided not to look down, but to keep his head up, eyes focused forward,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ies offered to him.
  I work full time, maintain a rigorous, daily exercise schedule, and have energy to allow me to give back to the community through volunteerism.
  I never look down for fear of tripping or falling. I focus on where I am going, not where I have been.
  Spencer Anderson, a Ridgewood resident, is a member of the Ridgewood YMCA board 

光之殇:帕病-便秘-药物开关现象  邮箱:ds6364@163.com  IP:183.37.5.24  日期:2017-1-2 [回复27楼]

  帕病-便秘-药物开关现象
  今天看了felix的文章很受启发,受益多多
  
  
  帕病-便秘-药物开关现象-的确有关联
  
  
  《细胞》杂志曾有报道 

光之殇:帕病-便秘-药物开关现象  邮箱:ds6364@163.com  IP:183.37.5.24  日期:2017-1-2 [回复28楼]

  帕病-便秘-药物开关现象
  今天看了felix的文章很受启发,受益多多
  
  
  帕病-便秘-药物开关现象-的确有关联
  
  
  《细胞》杂志曾有报道 

光之殇:madopa的由来  邮箱:ds6364@163.com  IP:183.37.5.140  日期:2017-1-7 [回复29楼]

  madopa的由来
   madopa——美多巴@
  左旋多巴是帕金森病治疗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时至今日,它仍然被认为是诊断帕金森病的“金标准”,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回顾历史,早在1913年,Torquati从一种植物中提取出了一种含氮的物质,后来罗氏公司一名年轻的化学家M.Guggenheim继续了前任的工作,提取并合成了左旋多巴。
  这种植物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温莎豆(Vicia faba),中文译名就是蚕豆。
  1958年,科学家发现了基底节多巴胺与利血平诱导的帕金森病之间的关系,开启了帕金森病多巴胺递质学说。
  1961年,20名帕金森病患者参加了左旋多巴药物实验。研究发现,静脉内注射50-150mg左旋多巴后数分钟,即可见到少动症状显著减轻,且效果可维持数小时。
  1967年,Cotzias等报告口服左旋多巴后运动障碍可以获得戏剧性的改善,从此宣告了左旋多巴时代的到来。甫一诞生的左旋多巴并不完美,有血压改变和胃肠道反应等外周副作用。
  多巴丝肼片是复方制剂,其中含有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DDI)苄丝肼,可使左旋多巴在外周血中分解减少、进入脑内增多;同时,苄丝肼可使左旋多巴的剂量降低,通过阻断外周多巴胺的产生而减少外周不良反应。
  研究者于1966年尝试将左旋多巴和苄丝肼结合起来进行帕金森病的治疗试验,结果发现比单独使用左旋多巴更加有效。待确定了两者的最合适配比后,美多芭®于1973年在瑞士正式上市。
  1974年,罗氏公司获得欧洲“Prix Galien奖”,以表彰他们为消除之前配方所带来的严重副作用而做的努力。 

光之殇:寒潭燕说的好  邮箱:ds6364@  IP:183.37.5.140  日期:2017-1-7 [回复30楼]

  寒潭燕说的好
  寒潭燕谈到帕病用药
  谈到用药,每个人的病因、病情、体质、素质各有不同,服用的种类、剂量和效果差别很大。下面是我对曾经服用过的几种治疗帕金森药物特点的亲身感受,仅供您选药、用药时参考。
  
  美多芭——多巴胺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据说仅在中国市场每年的销售额就高达16个亿。此药对很多患者来说,起效迅速、效果明显。但也有部分患者反映疗效一般。该药的问题在于,药效会随时间逐渐减弱,必须通过增加剂量加以弥补。容易形成药物依赖,进而产生“剂末”和“异动”现象,加重病人痛苦。
  
  泰舒达——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特别适用于发病初期的帕金森病人,也可与多巴胺类药物合用,缓解中晚期症状。据我自己的感受,此药最大的特点是能增强人的兴趣感、欲望感,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有点类似兴奋剂的作用,也与大量饮用浓茶或浓咖啡后的感觉有些相似。但同时也会给部分病人带来头晕、恶心、嗜睡、呕吐等不适反应。不过,从长远角度看,它所产生的副作用远远比美多芭要小得多。另外溴隐亭、罗匹尼罗、森福罗等也属于这类药物,其作用、感受、药副反应基本相似。
  
  司来吉兰——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通过减少单胺氧化酶对体内多巴胺分解的方式,改善病情症状。它的药效平稳、持续时间很长、基本无不良反应。去年冬季开始服用,每天一粒,可替代和减少美多芭一半的用药量。只是此药产自芬兰,市场价格较高,每瓶400多元,平均每粒4元。国内也有生产,称为“金思平”或“司拉丁”,价格稍低,但效果一般。
  
  盐酸苯海索(安坦)——抗胆碱类药物。对我来说,它是一种缓解肌肉僵直、改善症状最有效、最神奇的特效药。服用后不到半小时,便会感觉关节、肌肉放松,浑身舒服,症状消失。而且价格相当便宜,每百粒不到3元钱,每粒仅有2分多钱。或许正是因为过于廉价,利润太低,医生很少推荐此药,很多医院根本就没有这种药。但是,对个别特殊体质的患者,如果长时间服用这种药,容易引发青光眼。所以服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眼睛如感不适,应立即停用。我是从2012年2月开始服用安坦,1年半后患上青光眼,停药并手术后才有所恢复。此后在特殊情况下,也曾重新服用过此药。也是我首选的备用药。
  
  金刚烷胺——原本是一种抗病毒的感冒药,后被日本人最先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据我感觉,其作用和效果与安坦相近,但程度和力度稍逊。其优势在于药副作用很小,几乎感觉不到。如今还仍然被用于治疗儿童病毒性感冒,说明其安全性比较可靠。另外价格也非常低廉,涨价以后每瓶也只需6元钱,每粒6分钱。我是在去年7月停用安坦后,改服金刚烷胺的,到今年6月连续服用近1年,感觉很好。
  
  以上就是我曾服用过的几种药物的切身体验和感受。此外,通过服用中药的方式治疗帕金森病,此前也曾尝试过,时间持续半年多,后来彻底放弃了。至于具体原因,就不再赘述。
  
  但愿以上体验与感受对您能有所帮助。祝您生活快乐! 

输1-2个字  第 1 2 3 4 页(共3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