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逊症患者再现活力 刺激脑部深层 改善震颤病征(简体版)
【明报专讯】近年围绕柏金逊症的话题,都离不开深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病人服药多年后,药物开始失效,震颤愈加剧烈,深脑刺激治疗可加以抑制,令病人可以照顾自己,大致上回复正常的生活,然而,它却不能减轻柏金逊症陆续出现的其它症状,例如认知及平衡力等问题,加上仪器费用昂贵,故尚未得以普及。
文、图﹕姜素婷
个案﹕接受治疗 能自由走动
退休警员苏先生被证实患了柏金逊症那年才34岁,时为1990年。当年病发时,他正在街上巡逻,忽然动弹不得,看医生后,便开始服药控制病情。他巡逻时,都把手放在后面,笑说﹕「好似好型咁﹗」其实是为了不让别人看见他手震及左手不能摆动等病征。
渐渐地,其它问题陆续出现,得知他病情的上司,见他行路速度变慢,便让他申请调往999指挥中心。后来药物发挥不了作用,甚至连开枪训练时握枪也不能,最后他完全不能动,要躺在床上,1个月后终于要提早退休。那时是2000年。「一早知道(病发)10年会有此结果。」他说。
医生建议他接受深脑刺激治疗,乐观的他便在2003年8月接受手术。手术后,虽然上身显得有点僵硬,但能自由走动,行街买菜,去短途旅行,都能应付,而且服药剂量及种类都减少,是众多接受同类手术的病人之中,成效理想的一位。
深脑刺激治疗 控制药物难治的病征
深脑刺激治疗的历史其实不足10年,最早由法国研究人员于1997年率先在病人身上应用。像心脏起搏器的刺激器,比半只手掌还要小,它能发出脉冲,透过导线传送到末端的电极,刺激脑部深层的特定位置,便可控制药物也起不到作用而出现的震颤、僵硬及动作迟缓的柏金逊症病征。
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系讲座教授兼脑外科主任潘伟生称,放置电极的位置有3个选择,各有不同效果,但以置于「视丘下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这个位置的效果较佳,故近年医学界差不多都以此为放置目标。
中大外科学系名誉临床导师陈达明指出,由于这个位置非常小(只有3至6毫米),脑外科医生植入电极时,必须先定位,并在手术室替病人局部麻醉,置入测试仪器准确找出视丘下核的位置,之后才替病人全身麻醉,正式置入深脑刺激仪器。
北美及法国的研究人员,先后于2001及2003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把电极放在视丘下核,能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两项研究均以同一评分方法,去评估病人接受手术后的情况,总括来说,患者的活动能力显著改善约五成。
香港患者 活动力改善约五成
中大于1997年起首度施行DBS手术,之后1年,亦首度在难度高的视丘下核施以DBS,8年来,共替29名柏金逊症病人植入,连同另外3名因其它疾病接受DBS治疗的病人所总结的数据,发现他们的活动能力同样改善约五成。
平均而言,患者具活动能力(即「开」的效应)的时间得以延长,比率由手术前的37.5﹪上升至68﹪,而不具活动能力(即「关」的效应)的时间则大大减少,由46﹪下降至23.4﹪。至于伴随「开」效应时出现的不自主活动,亦由16.5﹪下降至8.6﹪。
手术后,病人服用左旋多巴(Levodopa)的分量也见减少,由平均每天1087.5毫克,下降至769毫克。潘伟生称,部分病人甚至不用服药去控制震颤及僵硬的病征。
无助改善其它问题恶化
DBS可控制柏金逊症病人的震颤、僵硬及动作迟缓的病征,但它却无助于减慢这病在其它方面的恶化速度。前述的法国研究人员追踪病人5年后指出,虽然病人的活动能力得以改善,但像语言、平衡力、动作迟缓、僵硬步态及认知能力方面,则持续转坏,与柏金逊症的病情发展无异。
有部分接受DBS的病人并不满意手术的效果。陈达明称,有些病人在手术后仍有「开关」效应,害怕上街后不能动,有些则是没有信心上街。亦有病人感觉不到手术前后的分别。潘伟生指出,如果在手术前后都拍下病人的情况,给他们比对,便见明显分别。
非所有患者适合
香港大学内科学系脑内科副教授张德辉称,目前有不少药物可控制柏金逊症,病人如果服药效果良好,没有理由要接受手术。当服药时间长,病情到了后期,身体出现不自主动作或僵硬时,病人可考虑深脑刺激治疗。
他又称,柏金逊症的诊断准确程度约有八成,如果一向服用左旋多巴效果不明显的话,那么病人患的未必是柏金逊症,深脑刺激治疗对他们并不适合。
潘伟生亦指出,已出现认知、心理或情绪等问题的柏金逊症病人,表示病情已很严重,他们也不适合接受此治疗。此外,70岁以上的病人很大机会同时患上其它慢性疾病,医生亦不会优先考虑。
深脑刺激治疗费用昂贵,左右脑两边一起安装,病人需要自付15万元港币。